close

  《愛德華‧米爾斯和喬治本頓》這篇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剛好和我最近反覆思索的一件事情大有關聯,這篇其實有點像同書收錄的《壞孩子的故事》以及《好孩子的故事》合併對照版本。

  本篇大意是一對表兄弟(七代以上的那種遠親吧)同時成了孤兒,讓沒兒女的布朗特夫婦給收養,他倆個嘛,愛德華總是循規蹈矩,永遠遵行布朗特夫婦的訓誨:「純潔、誠實、認真、勤勉、體諒,為一生成功之保證。」(同時也無比真誠且堅定不移的相信這句話確會給他帶來成功),而另一個,喬治,完全不把這話當回事兒,反倒過來,所有關鍵的訓示字眼他都完全違反,這兩兄弟就這樣各自選擇自己的人生。

  結果呢,當有玩具或新衣服的時候,愛德華總是非常愛惜,一件用上好久好久,而喬治卻老是毀壞並且浪費它們,因此他就一直能夠穿上新衣服,用上好用品。

  兩個孩子都成人並且工作之後,喔不,只有愛德華腳踏實地勤懇的工作,喬治則是無止盡的墮落下去,使他的兩位養父母總是含著眼淚擔心著,最終還因為擔心他的生活而把所有的遺產留給他,而愛德華因為「得天獨厚」,顯然是不需要這樣一筆小小遺產的,當然也就沒得到。

  同時養父養母要求愛德華讓他兄弟成為生意的合夥人,就近照顧他,愛德華順從的應允了,最後因為喬治濫用商號名義借款債台高築,商號倒閉,兩兄弟同時一文不名。

  當愛德華四處奔波找工作時大家卻完全收回了以往在他有成就時那種熱切的臉色,他越快受到大眾的鄙視與遺忘,喬治卻越快得到社會的關懷與救贖,大家都想要救他以顯出自己的善心──連愛德華深愛的姑娘都聲稱她的任務應該是扶持喬治走上正途,因而也就含淚離開愛德華而嫁給喬治。

  總而言之,這兩兄弟的命運就是這樣,愛德華終於在一家銀行找到一個小小的出納員工作,卻在一個晚上遭遇搶劫,他拒絕說出保險櫃密碼,於是就被強盜給殺了,該銀行並且聲稱愛德華帳目不清畏罪自殺,這就是它感謝的方式──至於強盜是誰呢,就是喬治呀。

  喬治被傳受審,所有人都忘記了愛德華的孤兒寡婦,顧著替可憐的喬治擔心奔波,動用一切的勢力,最後雖然失敗了,但他上絞刑台的時候,可真沒有人比他更像個英雄了──墓石上的碑文是這樣的:「他曾進行過漂亮的戰鬥。」

  愛德華的碑文呢?「純潔、誠實、認真、勤勉、體諒,你就永遠也不會……」

  永遠不會怎樣呢?沒人知道。我通常不寫這樣長的大意,但這篇的小細節相當有趣,一打就打了這樣一長串。前頭看的時候覺得還好,後面的描述是越來越誇張,簡直令人無法相信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但認真想一想,真的沒有嗎?

  十九年目睹之怪現象大概有一項是非提不可,就是社會人士非常喜歡「拯救」扶不起的阿斗,好像藉著這樣子的拯救可以使自我感覺良好,大家拚了命的去做,尤其越是難以把該人扶起來,就越發了狠的去攪和。

  如果真是認真投入的去救人也就算了,可絕大部分的人可是光出張嘴的,自己清清如水的站著,十指不沾陽春水,真有什麼麻煩苦惱,通通讓別人去擔,一句「啊你真無情,我們應該要幫助他啊」就袖手旁觀,完全不顧慮這種所謂的拯救帶給別人多大麻煩。

  那你不是要救人,你只是想要感受救世主的滋味吧。認定自己是救世主,自己的路是正道,於是越能把那些「不遵循正道」的人拉回正軌,就越能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還可以跟人炫耀自己的光環有多麼聖潔。

  如果你真要去扶阿斗,那你不妨一起包辦他的吃喝拉撒睡,餓的時候餵奶,哭的時候換尿片,一直伺候到八十歲吧,管個閒事然後撒手不幹,完全不做任何善後工作,那你做了幹嘛?我一向都是篤信人助然後天助,從來不認為不自助的人有權利得到別人的任何同情,你可以站起來,是你自己不要的。那好,進泥沼去躺著,你又哭又尖叫我也不要拉你起來,我又不是你奶娘。

  就像故事裡的養父母吧,一直縱容喬治,終於使他成為這樣的一個人,還要愛德華替他擦屁股,真是豈有此理。而人皆如此,誰想當好人?

  世界上還有很多值得關懷的弱勢族群,他們是真正的需要人幫助,不必去救那些自己賴在泥沼裡面的廢渣阿斗,最簡單,至少也關心一下自己在乎的人,你不花時間在自己愛的人身上,花在阿斗身上做什麼?吃飽撐著不成?

  我寧願多花時間陪伴我愛的人,也不要扶扶不起的阿斗,又不是有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壞餅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